滦南县人民政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滦南县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2021-2025)

发布时间:2022-01-10    来源:滦南县人民政府
【字体: 】  
分享至:

滦南县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2021-2025)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五年,是开启教育现代化新征程、推进我县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努力为新时代“沿海强县、魅力滦南”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根据《唐山教育现代化2035》、《唐山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2025)》和《滦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结合我县教育事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十三五”期间发展回顾

“十三五”期间,全县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教育服务滦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截止到“十三五”末,全县共有中小学135所(含英才和咀东),在校生62228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404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95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8%;幼儿园160所,在园幼儿14794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6%;民办教育培训机构45所。稳步推进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每年参与社区教育活动达1万人次。

(二)教育公平得到切实维护

不断完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读政策和帮困助学制度,实现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无障碍”。建立起了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资助体系,确保所有适龄儿童享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面向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学生实行“四免一补一助”政策,对弱势群体家庭学生实现“应助尽助”。实施高中扩容工程,投资6.225亿元,实施新一中迁址新建工程,2018年9月圆满完成新一中搬迁,农村四所高中进城,正式成立县第四中学,实现了农村高中向县城集中、优化整合高中教育资源的目标;投资6392.15万元,实施二中拆扩建工程,目前二期工程正在有序推进;投资2485万元,实施职业教育中心教学、实训场地及教学附属设施改扩建项目,我县职教中心成功跻身河北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名牌中职学校行列,且名列第一档。实施农村幼儿园提升工程,建设农村幼儿园36所,建设镇中心幼儿园4所,农村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基本实现农村学前教育全普及全覆盖。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17亿元,先后改造建设农村薄弱学校23所,新建面积51133平方米,新增学位4215个,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制定并实施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截止到目前,全县56人以上大班额全部消除,高质量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到2020年大班额比例降至5%以下的工作目标。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参与交流的校长63人,教师951人,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5年,我县高标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教育质量实现了新的提高

优质学前教育比例大大提高,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达到3所,城市一类园9所,农村示范园51所,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达到49.7%。组织开展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专项整治、“减负万里行”等活动,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全县3所普通高中均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滦南职教中心跻身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行列;获得上级财政拨款1400万元,建设河北省质量提升工程名牌中职学校,在2020年省评审中跃居名牌中职学校全省第三名。扎实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大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和足球特色学校建设,2019年成功承办全国青少年手球传统学校锦标赛。依托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及综合实践活动,全县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普及率达87.8%。生态文明教育取得新成效,全县创建省级绿色学校1所,建设市级森林生态科普学校1所。

(四)教育改革创新取得新的突破

积极推进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划片”入学,实施了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行为“十百千万”行动计划和中小学违规招生行为专项整治,基本消除了择校现象。坚持向课堂要效益、向课堂要质量,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全县范围实施了“高效课堂”改革模式。实施县城公办小学“弹性离校”课后服务制度,解决家长监护空档难题。建立长期在乡村任教教师荣誉制度,为2654名在乡村任教满30年的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教中心与38家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开设“冠名班”,实施订单培养,合作培养各级各类学生3637人。出台了《滦南县教育督导评估标准及评价办法》,不断完善“督政、督学、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评估体系,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一体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五)教育服务社会能力明显增强

全县教育系统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持续提升。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1.1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5年,为滦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职教中心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8%,对口就业率达93.5%,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农村贫困残疾人现代农艺技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每年完成1万人次以上,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加入中高职院校联盟,职教中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六)教育开放合作不断扩大

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积极构建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培育合作项目,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全方位深入开展京津教育对接工作,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与京津学校、企业签署实质性合作办学协议累计达到17个,30余所学校与京津学校实现了经常性互访交流。县职教中心与北京市商业学校签约合作办学,双方以建立京冀中等职业教育校际联盟的形式,在专业转型升级、教师培养、学生管理等方面,深度合作,精准对接,共同实现新的提升。重点依托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教师培训,每年组织县、市级名师5人赴教育发达地区开展高级研修。先后在京组织60余名中小学名师和骨干教师开展高级研修活动和跟岗实习。根据“北京-唐山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框架协议”,目前已有1898名中小学教师及教研员拥有了登录北京“数字学校”平台系统的账号,占全县中小学教师总数的33.6%。

(七)教育保障能力大幅迈进

全县教育经费投入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至2020年全县教育经费投入合计52.88亿元。2020年全县教育总投入达到10.34亿元,比2015年增长47.61%;其中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9.74亿元,比2015年增长45.36%。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9.89亿元,比2015年增长48.46%,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始终在90%以上。各级各类学校公共财政预算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以及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均大幅提高。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装备标准化、特色化、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全县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普及率均为100%,学校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推动教育进入“互联网+”时代。加强学校后勤保障能力建设,提升学校后勤保障水平,将学校食堂承包经营变为自主经营,采取餐饮配送公司配餐的形式解决无食堂中小学生中午用餐问题,保障学生用餐安全。积极推动中小学“厕所革命”,共改造升级中小学和幼儿园不卫生厕所178所。狠抓学校“三防”建设,平安校园建设成果显著,全县中小学均配备专职、兼职保安,在教育局建立视频管控中心,校园视频监控安装率达100%,实现重点部位全覆盖;学校一键报警装置与公安部门全天候联网;规范校车运营市场秩序,有效整合校车资源,92辆校车均被纳入统一管理,实现无缝隙、全天候监控,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

(八)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出台了《滦南县中小学校长市级培养培训计划(2016-2020年)》,相继组织参加市级教育管理者领导力培训、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培训,着力提升中小学校长基本素质,培养市级名校长4名、市级骨干校长7名、省级骨干校长3名,中小学校长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

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广泛开展以学准则、铸师魂为主题的“承诺、亮诺、践诺”活动,扎实抓好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和违反师德行为的治理。深化以全员培训为主渠道,以“国培”“省培”为补充,以名师高级研修、骨干教师培训为引领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机制,确保对全体在职教师进行全覆盖、全纵深、分层次、有质量的继续教育培训,“研训一体,多元发展”的模式基本形成。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累计招聘乡村教师1155名,占全部教师招聘总数的100%。全面打造卓越教师队伍,目前全县拥有省级名师4名、省级骨干教师29名、省特级教师5名、市级名师12名、市级骨干教师367名、县级骨干教师1059名。

全县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提高到小学教师100%,初中教师99.6%,普通高中教师97.6%,均在全市保持领先位次。教师队伍中,有硕士79人,高级职称1564人。

“十三五”时期滦南县教育事业主要成就

 

指标

单位

2015

“十三五”

规划目标

2020

学前教育

在园幼儿数

万人

1.35

1.45

1.4796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

93.5

96

96

义务教育

适龄儿童入学率

%

100

100

100

义务教育巩固率

%

100

100

100

普通高中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90.9

93

95

人力资源开发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0.2

11

11.1

新增劳动力受过高中阶段以上教育比例

%

88

90

92

 

  二、“十四五”期间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滦南抢抓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构建“临港经济、矿业经济、健康经济”三大战略支撑,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创新活县、生态立县、乡村振兴”五大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时代“沿海强县、魅力滦南”建设的关键期,滦南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滦南经济快速转型需要加快推动教育创新发展。近年来,滦南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滦南滨海、矿产、农业资源优势明显,更加凸显战略价值;“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保利国际物流园、大健康产业园带动临港经济、健康经济发展,做大做强恰逢其势、正逢其时;国际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马城铁矿采选手续基本完备,矿业循环经济已破题起步;新冠肺炎疫情催生应急保障产业巨大市场,促进手套产业集群规模效益稳步提高。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迫切需要滦南教育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创新动力,形成浓厚创新氛围。

(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需要教育提质增效。教育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未来,寄托着每个家庭的希望。随着滦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资源、多层次教育供给、个性化教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迫切需要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均衡优质教育的期盼。迫切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满足全县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多元需求,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机遇需要加大教育开放力度。京津两地教育资源密集,教育基础雄厚,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滦南抢抓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滦南教育基础好、与两市对接早、互动联系多的巨大优势,积极构建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培育合作项目,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全方位深入开展京津教育对接,提升各级各类教育交流与合作质量。

(四)加快建设新时代“沿海强县、魅力滦南”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基本建成循环经济示范区、绿色产品供应地、生态宜居健康城,把“沿海强县、魅力滦南”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拼搏竞进的奋斗目标。伟大的事业迫切需要滦南教育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解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破教育体制机制瓶颈制约,实施依法治教,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为滦南教育增添新动力、注入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十三五”期间,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滦南教育事业发展距离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

一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够均衡。从全县范围来看,城乡之间、镇域之间、校校之间教育发展状况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县城学校挤,农村学校弱”的现象仍然存在,公共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区优质公办学位供给还不够充分。二是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尚显不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测评估机制仍需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活力仍有提升空间。三是教育投入水平明显偏低。教育公共投入不能满足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投入总量与同等级别城市相比差距较大,投入结构不够合理,总投入中人员经费占比达74.3%以上。正常生均公用经费总量偏低,教育专项经费每年压缩5%后,教育设施改善资金明显不足。四是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不够。普职比例偏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程度不高,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匹配度有待大幅提高。

三、“十四五”期间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唐山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县委提出的“33359”工作思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把发展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之举,主动适应滦南经济转型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为战略目标,以促进公平为基本遵循,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服务创新驱动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加快推进新时代“沿海强县、魅力滦南”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掌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使教育系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坚持优先发展。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在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健全优先发展教育的体制机制,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矛盾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新育人环境,完善育人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教育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有机结合,解决教育难题、激发教育活力,推进教育理念、制度、体系、治理现代化。扩大社会参与,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利用好县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借鉴先进教育经验,加快推动教育发展。

坚持服务全局。积极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布局,深化产教融合,优化教育规划布局和人才培养结构,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为我县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厚植人才优势、培育发展动能、破解发展难题。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教育现代化取得显著进展,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质量效益、教育综合改革、教育发展指标领先全市,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多个层次的教育需要。

——学前教育实现普及普惠高质量发展。坚持公益普惠原则,以大力发展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重点,持续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范围,着力构建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到202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6.6%以上,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92%以上,农村幼儿入园率提高到93%以上。

——义务教育实现城乡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等值化发展。到2025年,全面消除大班额,全面杜绝“择校”现象和违规办学行为。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高标准通过优质均衡发展验收。

——普通高中教育实现集团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积极推进优质高中集团化办学。推动我县高中向特色品牌化发展,立足本校实际,深层次挖掘学校特色资源,建设特色品牌学校,整合、推广学校特色品牌资源。到2025年,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5%以上。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构建就业、职业、产业、行业和企业“五业联动”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优化职业教育办学结构和效能。打造“唐山一流,河北名牌,全国有影响”的新时代中职学校,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高质量骨干专业,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产教融合、丰富多样的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终身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到2025年,全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6年。各类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衔接沟通的终身学习体系基本建成。初步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教育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稳步增长机制基本形成,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持续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引擎作用得到显著发挥。

——教育治理体系更加规范高效。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工作,政府依法行政、引领教育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形成政府、学校、社会依法共同参与教育治理的制度保障,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建成机构规范健全、队伍专业高效、标准科学完备、结果运用充分、问责权威有力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

滦南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十四五”主要指标

指标

单位

2020

2025

属性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

96

96.6

约束性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100

100

约束性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95

95.5

约束性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

%

98

98.2

预期性

新增劳动力中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比例

%

92

95

预期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11.1

11.6

预期性

四、“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作任务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法治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育人铸魂。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三进”工作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全过程、纳入各级各类培训的必修内容。科学构建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有效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优化学校思政课课程设置,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有机融入学校思政课教学,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切实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堂、融入学科教学。将“三进”工作纳入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内容。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深入推进“立心铸魂”行动。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充分挖掘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加强国情教育、历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开辟爱国主义教育校外课堂。结合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迎接党的二十大等重要节点,持续开展爱党爱国爱人民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家国情怀、民族自信和历史担当。

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深入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强化思政课教材系统性权威性,用好统编思政教材。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思政课智慧课堂建设。持续深化思政课评价机制改革和思政课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常态化机制,加大思政课教科研工作力度,开发生动鲜活的思政课教育资源。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组织思政课教师配备选聘、培养培训和考核评价。配齐配强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教师,全面立体组织思政课教师培训,建立内容完善、形式多样、科学系统的培训体系。统筹推进全县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

加强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设体育、美术、音乐课程,强化课外锻炼,保证学生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内体育活动,督促学生自觉完成校外一小时体育活动,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深入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建立完整的校园足球教学、竞赛、培训体系,建设足球特色学校。加大冰雪运动设施投入,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大力推广手球运动,组织手球联赛,选出冠军队参加全国手球比赛。培养学生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扎实开展学校艺术教育活动,提升学校艺术教育水平,丰富艺术实践,提高学生艺术素养。鼓励高雅艺术进校园、“冀东文艺三枝花”进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

全面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强化劳动和实践育人,将实践教学作为深化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丰富实践育人有效载体,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化书本知识的认识。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学校教学与校外教育及学生素质拓展的有序衔接。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教育,持续开展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学生志愿服务档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新方法。

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持续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发挥英雄模范人物、名师大家、学术带头人等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领导干部上讲台、英模人物担任校外辅导员等活动,常态化组织校园巡讲、先进事迹巡展。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着力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室建设,加强学校心理学科教师专业化建设,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加强语言文字达标校建设、评估工作,加强校园用语用字的监督管理,优化全县学校的用语用字环境。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和书香校园建设工程,弘扬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充分发挥家庭育人的基础作用,指导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科学有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促进家校共育。大力弘扬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义务和责任,注重家长素质的培养,引导家长在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示范作用,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展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全县50%以上的学校达到创建要求。

(二)合理规划教育布局,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实施县城教育扩容增位工程。优化城区基础教育布局,大力实施高中扩容、职中扩建、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扩容行动,积极推进实施滦南县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及附属学苑街初级中学、倴城镇松树完全小学、倴城镇松树幼儿园、北河新区文津街完全小学、北河新区北苑明珠幼儿园等14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扩建工程(见附件),新建面积122196.66平方米,投资31140万元,建成后可新增学位14630个,其中普通高中1500个,职业高中500个,初中5700个,小学5130个,幼儿园1800个,彻底解决县城学校大校额、大班额及入学难问题。

实施农村学校提升工程。根据人口流动、城镇化进程实施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青坨营镇初级中学、方各庄镇初级中学扩建工程,扩建面积8000平方米,投资1600万。建成后可彻底解决制约两所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全县教育现代化水平。启动建设20所中小学塑胶操场,不断提高体育卫生水平,为开齐开足体育课提供场地保障,让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课堂,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开展绿色校园建设试点。在学校建设中充分汲取节能、环保等新的建设理念、材料及成果,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努力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增加校园渗水及绿化面积,提倡师生自己动手共建美好校园,不断推进绿色校园创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三)大力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充分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构筑高品质学前教育服务体系。通过“建机制、扩资源、调结构、强师资”,建立健全城乡全覆盖、质量有保证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25年,农村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2%,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6.6%。一是持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城区重点做好新建小区配套园回收使用和既有公办园改造提升,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农村通过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形式建设农村幼儿园,满足群众就近入园的需求。加强公办乡镇中心园建设,实施“一乡两中心”工程,带动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水平。二是完善普惠性民办园扶持政策。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补贴租金、培训教师等方式,加快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着力构建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办园体系,办园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落实监管责任和各级各类幼儿园的主体责任。树立科学保教理念,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健全县、镇、园三级教研网络,形成发展合力,着力提升幼儿教师、保育员素质,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

打造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5年,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100%。一是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坚持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四统一”,实现县域内校际间资源配置均衡。坚持新进教师优先保证农村学校需求,进一步完善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探索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跟岗培训学习制度,促进师资水平全面提高。二是深化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扩大资源供给,扩充义务教育学位,推动标准班额办学。推广集团化办学,鼓励学区制管理,支持学校间组建联盟、委托管理等办学模式改革。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打造“乡村温馨校园”。加强教育科学研究,重视实验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三是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全面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健全控辍保学工作体系,落实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面控辍保学责任。建立学困生帮扶制度,加大对贫困生帮扶力度,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不因贫困、学困失学。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照护机制,努力提供家庭式照顾环境。拓展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内容,努力提供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课后托管服务。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打造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高中阶段教育。到2025年,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5%以上。一是统筹规划普通高中布局调整。针对生源变化,科学规划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学校结构布局和招生规模,推动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持续增加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努力增加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满足入学需求。二是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以省示范高中复查为抓手,推动普通高中精准定位、特色发展,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三是加强优质普通高中建设。积极推进全县高中集团化办学,创新集团化管理体制,完善激励措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合理确定学校规模,全面消除大班额,实施标准化办学,实现规模和效益相统一。

促进特殊教育全面健康发展。努力构建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尊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一人一案”的原则,精准实施教育安置,实施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全面推进融合教育,继续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现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零拒绝、全覆盖”。探索适合残疾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特殊教育质量监测和监督制度,保障每一位残疾学生能够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健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扩建工程,全面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十四五”期间达到“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的要求。 

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围绕城市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创建政府统筹多部门联动的产教融合型城市发展格局,打造、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推进校企高水平合作,积极引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参与学校治理,落实专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政策,健全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引导职教中心发挥专业优势,主动与企业协同开展技术研发,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支持职教中心在企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教中心建设,在职教中心建设培养培训基地,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开展订单培养。

优化专业设置,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优化专业布局,紧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建设需要,优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大健康产业园等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加快建设康养、家政等人才紧缺领域的专业,改造升级机电、钳工等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的专业。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革命,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强“职教高考”,让中职学生有更多机会深造提升技术技能。加强滦南县职业教育集团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推动校企联合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滦南职教集团向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五)鼓励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满足群众多样教育选择

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按照“自主选择、科学分类、平稳过渡”的原则,推进全部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登记、分类管理。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建立健全政府对非营利学校的补贴制度,完善政府购买服务,落实建设用地、税收等优惠政策。

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立营利性民办学校,促进民办学校依法诚信办学。支持民办学校品牌化、集团化、连锁化发展,注重发挥民办名校的辐射、引领作用。鼓励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国内外教育交流合作。

(六)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

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坚持终身教育的理念,完善灵活开放、衔接融通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人人愿学、处处能学、时时在学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鼓励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程、职业类课程,探索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加强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衔接,建立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制度,构建市民终身学习“立交桥”。以学校阅读引领推动全民阅读,提高市民阅读素养,营造终身学习的文化氛围。

健全社区教育服务网络。结合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健全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管理体系和培训网络,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创新社区教育形式,开放共享学校资源,不断扩大社区学习资源供给。引导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教育,创新社区教育模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结合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养教结合。鼓励各类教育机构面向老年人开放教育资源,支持职业院校为老年人提供课程资源,满足老年人多元学习需求。

完善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强化职业院校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建设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终身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库,促进校内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宣传、教育、文化、广电等部门推进社区图书馆、城市书屋以及面向农村地区的微型图书馆、书屋等学习场所建设,扩大群众公共学习资源。

(七)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扩大教育开放水平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滦南独特的地缘优势,推动教育深度开放,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优秀人才、教育科研项目和成果,聘请京津和省内知名专家、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来滦南兼职,努力提升滦南教育层次和质量,提高滦南教育的竞争力。大力推进与京津合作办学,完善与京津教育合作机制,构建目标同向、政策协调、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深化我县职业教育与京津职业院校、相关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依托京津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联盟,加强教学改革、教研科研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引导北京市、天津市等优质基础教育学校,通过开办分校、结对帮扶、建立联盟、集团办学等方式,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升全县中小学办学水平。

(八)构建科学的教师管理机制,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引导教师准确理解、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先进典型的选树,开展师德征文和演讲活动,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把师德表现列入新任教师培训和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必修课,作为教师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条件。持续开展以“明规范、践承诺、树楷模、铸师魂”为主题的在职教师“承诺、亮诺、践诺”活动,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和评议。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持续开展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收受“红包”等师德失范问题专项整治。

健全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提高教师地位待遇。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优先保障教育改革发展对教师的需要,健全完善“国标、省考、县管、校聘”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建立教师长效补充机制,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需求,制定年度教师补充计划,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招聘和选聘工作,严格落实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政策。改革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方式,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校流动。实施乡村学校支持计划,逐步补齐短缺学科教师,严格落实乡村教师各项政策待遇,坚持评优评先、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非遗传人和能工巧匠进校园计划,完善职教中心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支持职教中心与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青年教师“青蓝工程”,打造我县优秀专业教学团队、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本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开展教师岗位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落实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完善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县、镇、校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采取网络研修、送教下乡、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形式,强化教师岗位培训。持续实施“名师工程”,着力抓好名师工作室建设。落实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建立骨干建设、特级教师、名师、教育家型教师的梯队成长机制。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健全中小学校长培养培训体系,组织实施中小学校长系统培训工程,依托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跟岗培训,建立校长后备人才选拔制度,实施专业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推进校长专业化发展。实施“名师引领新教师起航工程”,全面加强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支持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积极推动中小学教师信息应用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落地生根,全面提升教师现代化教学能力。

(九)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智慧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终端配备。完善教育城域网络建设,以千兆进校园为牵引,推进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优化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全面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实施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建成“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提升信息化教育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创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发展智能化、交互式在线教育模式,推动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良性互动,实现全县范围内中小学网络视频互动教学、教研、培训、资源共享全覆盖。推进机器人、创客、人工智能教育开展,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建立智能学习空间和学习体验中心等,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等多形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新思维和谋划未来的能力。

构建教育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构建滦南县智慧教育平台,着力打造教育云资源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全覆盖,整合各级各类教育数据资源,建立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的教学评价系统,跟踪监测教学全过程。为实现全县教育教学、行政办公、管理决策、研究评价、远程培训的网络化、信息化提供支撑。

提高教育装备配置水平。以教育装备标准化、特色化、现代化为目标,积极推进中小学实验室建设,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和教学装备配置达标率达到100%,全面提高中小学实验教学水平。重点加强教育创客、机器人实验室等人工智能设备配备,建有特色实验室的学校达90%以上,基本普及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推进全县所有学校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建设图书馆,省一级图书馆达到70%以上。建设县、校一体化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网络体系,实现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和服务形式网络化,基本建成与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现代化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管理和服务体系。

(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学历、唯论文、唯帽子”的顽障痼疾,瞄准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教育高地发展目标,坚持破立结合、统筹兼顾,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立足当前时代发展特点,构建科学的、专业的、客观的教育评价机制。到2025年,教育评价指标更加科学,教育评价制度体系初步建立,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工作稳步推进。

加大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提高效能,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规划、财政拨款、信息服务等措施,督促学校规范办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强化现代服务理念,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管理服务平台,推动教育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便捷化。

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学校章程建设,依法确立和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保障学校依章程自主办学。坚持和完善普通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城乡对口帮扶机制,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实现职业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巩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完善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入学,稳步实施普通高中“指标到校”招生工作。根据国家、省高考与中考改革要求,推进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并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办法,改革录取计分科目,健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到“十四五”末,形成完善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系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加强民办学校招生管理,不断完善“电脑随机派位”的招生办法,健全公办民办同考同招制度。深化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积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完善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逐步提高中职毕业生升读全日制高职院校的比例。

狠抓教育督导改革。建立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廉洁高效、专兼结合的督学队伍,健全教育督导岗位责任追究机制、业绩考核制度,保证督学队伍干净、忠诚、担当。聚焦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依法规范办学、优化人才培养、提升教育质量,统筹推进对学校的督导工作,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引导学校办出特色和水平。构建覆盖区域教育发展状况和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的评估监测体系,建立教育督导部门统一归口管理、专业机构全面参与的教育评估监测工作机制,动态监测和科学评价区域教育发展状况、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有效服务政府教育管理和学校依法自主办学。

五、“十四五”期间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教育系统党的领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加强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为建设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滦南教育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科学构建党员发展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规划,严格对党员队伍的管理,提高党员队伍的身份认同,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教育管理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头,引导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严肃查处师生反映强烈、严重损害学生权益的不正之风和严重破坏教育公平的特权行为。

(二)保障教育资金投入。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完善教育经费法定增长机制,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体制,确保教育投入总量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将教育支出作为公共财政重点支出,提高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按照要求落实义务教育、高中、中职等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或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县级财政教育费附加、土地出让金收益、城市维护建设费等按要求计提的教育资金足额落实使用。

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总投入中社会投入所占比重。提高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效益,推动教育经费使用结构重心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结构优化转移,从硬件设施建设向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转移,形成与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经费使用结构。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价,将绩效管理范围覆盖所有财政教育资金,贯穿于资金使用全过程。完善绩效管理办法,建立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完善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和预决算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落实责任分工。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规划实施责任制,了解规划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要围绕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研究制定本学校的“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制定前瞻性、操作性强的保障措施,明确年度目标、阶段任务,并抓好组织实施。

(四)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贯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责任体系建设要求,坚持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依法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升学校安全风险评估管控能力,构建更为智能完善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三防”设施建设,提升校园安全管理现代化水平;丰富学校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安全教育实效性,提升学生安全素养和自我防护技能。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构建预防和惩治“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整治校园及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校园恶性安全事件。加强教育系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依法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合法权益。

 

附件

滦南县“十四五”教育规划建设项目情况表 

附件

滦南县“十四五”教育规划建设项目情况表

项目名称

建筑面积

(m2)

总投资

(万元)

规划年度

备注

滦南县北河新区文津街完全小学新建工程

10284.66

2200

2021

 

滦南县北河新区文津街幼儿园新建工程

4180

800

2021

 

滦南县北河新区北苑明珠幼儿园新建工程

4550

1500

2021

 

滦南县职业教育中心新建实训室项目

2135

1040

2021

 

滦南县倴城镇松树完全小学新建工程

9689

2000

2021

 

滦南县倴城镇松树幼儿园新建工程

4550

1000

2021

 

滦南县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及附属学苑街初级中学新建工程

21003

5000

2021

 

滦南县曼城幼儿园新建工程

3150

1500

2022

 

滦南县罗城街初级中学新建工程

13508

5500

2023

 

滦南县青坨营镇初级中学综合楼工程

3000

900

2023

 

滦南县罗城街幼儿园新建工程

4550

2000

2023

 

滦南县第四中学教学楼新建工程

7000

2200

2024

 

滦南县方各庄镇初级中学扩建工程

5000

1500

2024

 

滦南县北河新区文津街初级中学新建工程

13508

5500

2025

 

滦南县罗城街小学改扩建工程(原三中校址)

3000

1200

2025

 

滦南县第一实验小学改扩建工程

2500

1100

2025

 

滦南县祥和路初级中学新建工程

13508

5500

2025

 

滦南县兴汉路小学新建工程

10284.66

3200

2025

 

合    计

136800.32

38040

   

 

【关闭窗口】 【打印预览】 【打印本页】